close

6a01a3fce68f54970b01a511ef307a970c-400wi.png

在網路上不小心聽到吳念真的多桑電影訪談,

這部於1994年由吳念真導演拍攝的電影,

在台灣當時有很多共鳴,

紀錄著台灣九份礦工文化的興衰,

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卡桑說

「郵差幫我們在瑞芳找到一間房子,

這地方遲早會變成空城,不搬行嗎?」。

無奈的是家鄉人口不斷流失,

又得離鄉的沉重心情,

看似家常的敘事對話,

心頭卻無比沉重。

-

對於民國五、六十年代的想像,

這部電影可以是完美的復刻,

也是目前無法做到的部分!!

多桑出生於日治時期,

對日本有著無比的憧憬,

滿口流利的台語夾雜著幾句日語,

看完發現多桑整部戲才講兩句國語,

而且還是對著孫子說的,

多桑也很有趣說「北京話」也是聽得懂兩句。

-

這些瀕臨消失的文化,

或許不是我們刻意的遺忘,

而真的是所謂的年代不同了,

礦工這詞台灣已經成為絕響,

博物館算是一種對時代的敬畏,

整部片我觀察到一件事,

只有孫子輩的才講國語,

夾在中間的爸爸對上說台語對下說國語,

這是一種合理又違和的時代差異,

而當女兒對多桑罵「日本漢奸、走狗」,

我也反思這當中沒有誰對誰錯,

誰也都不願意承擔這個罪名,

這些人事物就是歷史留下來最真實的痕跡,

值得後來的我們細細地品嘗,

原來這就是孕育著我們的土地真實的樣子。

了解它才有保存它的能力,

-

電影訪談吳念真導演也提到,

他家鄉的一個長輩曾經是白色恐怖的政治犯,

回家鄉後他說

「不管怎樣我們長輩,

一定要讓小孩子受教育,

知識就是力量。」

他也開玩笑地說現在有多少長輩會這樣思考了,

讓我對受教育有更不同的想法與跟認知!

我只能說這部是台灣某個歷史的縮影,

宇宙觀就是我們熟知的台灣,

是平行時空但又有著許多交集,

對於歷史與過去的台灣有更多看見,

這部值得欣賞。

我也推薦另一部於1989年的電影《悲情城市》,

講述的也是台灣二二八那段空白的歷史。

---延伸閱讀---

消失的「多桑」——戰後臺灣歷史記憶的斷裂、掩蓋與重塑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多桑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